3)第79章 立身识人心_昆仑一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怪我。”

  郑思远揖拜道:“哪里的话!承蒙赵执事关照,我今后定当以赵执事马首是瞻!”

  赵黍轻轻一挑眉,这其实就是他想要的结果。如果梁国师真的打算派人来到金鼎司暗中搞事,那也别怪赵黍反过来分化这几个崇玄馆修士。

  仔细一想,星落郡剿匪让永嘉梁氏一批优秀子弟葬身神剑锋芒之下,估计梁国师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按说金鼎司这种新设衙署,最适合梁朔这种世家子来掺一脚,结果派来几十人,只有区区六人通过考校。

  至于郑思远此人,赵黍觉得他确实可以拉拢提拔,此外也是打听鸠江郑氏与解忧爵的门路。

  “不必如此,同在金鼎司办事,理应相互提携。”赵黍从袖中取出事先誊抄的功法,递给对方。

  郑思远接过书卷,言道:“还请赵执事放心,此经我绝不外传。”

  “郑道友用心是好的,却也不必过于介怀。”赵黍说:“往圣先贤既然传下诸多妙法,本就要让大众群生有所印证,而非是被一两人、三五家占尽仙缘。”

  赵黍明白,并非所有人都具备修仙学道的资质天赋,就算有资质,也未必能得授仙法,何况如今这尘世秽浊甚多,修炼之事也有诸般外物讲究,往往只有家世豪富之人才能初窥仙缘。

  华胥国设立馆廨,则是举国之力,广觅资质上佳之人,传授术法修炼之学,也是为国储才。

  可赵黍也很清楚,像他这样有着家学底蕴、又在馆廨受学的人,本就少之又少。赵黍自己在遇见灵箫之后,受其指点,修为境界日见精进,这让他觉得,仙家妙法若是高悬阁中、不示于人,既是阻碍世人上登仙道的机缘,也让仙法传承本身丧失了意义。

  赵黍近来也参悟过玄圃堂的功法,若论高下深浅,与张端景传授的《疏瀹五藏篇》相类,他本人没必要另寻出路,但对于郑思远这种缺乏完备修炼法诀的修士,不亚于点明前途。

  给郑思远指点两句法诀窍要、入手精义,对方就迫不及待要亲自体悟一番。赵黍也没有拦阻,让他先去静室修炼,有何印证都能彼此交流。

  “你就这样把一部修炼法诀送给他了?”石火光面带顾虑地询问。

  赵黍说:“你是担心郑思远不怀好意?拿了法诀就要跑路?”

  石火光言道:“他毕竟是崇玄馆出身,还是要多加提防。”

  “我知道。”赵黍起身笑道:“可是崇玄馆本就不缺仙经法箓,如果是梁朔那种人,我拿出的这部法诀,估计还以为我在羞辱他。若郑思远在崇玄馆得了真传,我再送法诀,用处不大。但看他举止表现,的确是缺乏正宗的修炼法诀,否则不会走得那么急。”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石火光点头道。

  赵黍继续说:“郑思远靠着一部残缺功法,能有如今成就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