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仙翁遗神鼎_昆仑一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俗家弟子的往来,这意味着上景宗不再干涉国事,那有心之人自然打算从何轻尘手中夺回权力。

  当越王沈峒找上赵黍时,他就猜到此人用意了,只是视而不见,维持仙家高人的作态。

  “本王听说,朝廷今年将要推行设科选士?”车马出城的路上,越王跟赵黍攀谈起来。

  “据徐某所知,前几年左相便试开了律令科,专考刑名律例,以此选拔断狱之士。”赵黍不咸不淡地说:“今年要推行的则是法仪科,用意在于广揽修士术者,以期为国家所用。过去总是靠着名声人望去寻访推举,难免有沧海遗珠之憾。”

  越王不解问道:“国家本已供奉众多仙师,为何又要推行法仪科呢?”

  赵黍也不点破对方装傻充愣,回答说:“国家供奉仙师终究只是乱世中的权宜之计,其中弊端,旭日神教一案可见端倪,因此务必要完善典章制度。”

  越王发笑说:“可是本王看来,那些延揽而来的江湖术士,大多才能平庸,不值得国家如此耗费。相较各派仙师,怕是大有不如。”

  “未必。”赵黍说:“中土修仙宗门甚多,但境界高深者寥寥无几。自天夏末年以来,大乱百年,沙汰甚烈,许多门派纵有门人弟子,却因尊长殒命沙场斗法,导致传承凋零。真要论术法之功,只怕与江湖术士相差无几。”

  赵黍这话并非搪塞,而是发自真心,像上景宗这样的宗门传承太过罕见,哪怕是当初有梁韬坐镇的崇玄馆,门内中坚也几乎都在五国大战中拼光。要是梁韬手下有四仙公这种可靠同门辅佐,腾挪操作的余地必然更大。

  当然,这也与有熊国在五国之中根基底蕴最为深厚有关,除了上景宗,还有千机阁、咒禁生众多助力。而今又新设了赞礼司,几乎可以说是继承了天夏朝的大半正统。

  “那都仰赖于徐仙师指点有方。”越王大力赞誉:“本王也曾旁听徐仙师授学,深入浅出,大为受教。只可惜本王资质愚鲁,难有成就。”

  赵黍言道:“科仪法事务在精诚刻苦,若能存济物利人之念,则上应天心,法事自然灵验。如同匠人打造器物,心无旁骛,自然鬼斧神工,如有天助。”

  “原来如此,看来是本王疏懒了。”越王倒是不以为意。

  车马一路来到城郊,帝下都以北有大片池苑,既是都中万民赖以为生的水源,也是都中卿贵游宴赏玩的胜地。

  就见远处碧波荡漾、垂柳万条,几艘画舫在湖池上游弋,传来阵阵琴瑟歌舞之声。近处岸边还有年轻士女铺锦席地,投壶斗酒、对弈博戏、吟诵诗文,不见丝毫忧愁。

  看到此等景象,仿佛有熊国朝堂过去一整年的狂风骤雨丝毫没有吹到他们身上。该说是帝下都过于安定,让这些年轻人都忘乎所以了吗?

  越王邀请赵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