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两个推销员的故事_林笑的咸鱼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贝尼斯特最近还是很风光的,虽然投资了三十亿美元有一些肉疼,但是贝尔的股价上来了,恢复了以往的风光。经历过太多风雨的贝尼斯特很明白,一旦股价下去了,要上来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有线通讯的市场份额逐渐受到无线和网络冲击的时候,所以这一次股价上来了,虽然只是回复之前的水平,但是在贝尼斯特看来是赚钱了。用三十亿换取几百亿,这不亏,并且还得到了远超三十亿的资产。经过赵庆阳的解释,还有新来的那个叫做杨振的执行总裁的解释,贝尼斯特明白了,这是熊猫愿意带自己玩。

  贝尔作为西方国家和华夏破冰过程中第一个进驻华夏的公司,还是非常敏感的通讯领域,贝尼斯特是抱着赚钱的想法来的,但是对华夏来说,贝尔的到来是非常具有价值的。相对于另一个红色商人海因斯,贝尼斯特那就厚道多了。虽然在破冰过程中,海因斯的贡献更大,但是人家要求的东西更多,包括稀土矿还有煤矿这一些都受到了那一只饕餮巨兽的觊觎,现在国内稀土矿的问题,还有各大煤矿的困境,都是和那个叫做海因斯的梅国佬有关系,所以现在国内对海因斯先生感情复杂。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海因斯,贝尼斯特就厚道多了。在那个时代,华夏的电子通讯是非常落后的,贝尔又刚好遇到反垄断调查,西方市场份额大幅度缩水,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更有发展前途的华夏市场,事实证明,他做对了。虽然中海贝尔贝尼斯特无法控股,但是却是拥有一半的股份,华夏华信拥有一半零一股,这其实相当于贝尼斯特的贝尔已经控股了。在九十年代初,有了贝尔的加入,才会有华夏的电话下乡,甚至后来的网络高速公路也和贝尔有关。在华夏,贝尔赚到了钱,但是相对于贝尔对华夏的建设,这一些钱就是小事情了。

  因为在华夏赚到了钱,贝尔先生是对华夏有好感的,相对应的,老贝尔和华夏好多高层关系都不错,同样和华夏好多厂商关系也不错。

  叶明珠和王珏说过一些贝尼斯特的事情,同样王珏也自己调查了一些。

  微软是什么时候对华夏市场感兴趣,那差不多是九七年的时候。比贝尼斯特晚了整整七年。前文已经解释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一年的差距都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差距,所以微软在华夏并没有贝尔在华夏更受欢迎。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家制鞋的公司,派了两个推销员去一处荒岛上推销,其中一个去了回来和公司报道,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没有市场。而另一个人说,那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是一个空白的市场,前景很好,我要留下来。于是经过努力,那个留下来的人就开始占据了市场,成功了。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