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8章 正义之师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尝听闻,自也不会信之,定当为笑言尔。”李叔叔赶紧扶起了这位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温言宽慰道。

  李叔叔扫了一眼在场的诸位朝臣,清了清嗓子:“诸位可知道,这林邑国之副相是因何到我大唐来进贡稻种的?”所有人都纷纷以摇首作答。

  “此等佳言能入朕之耳目,乃是小房爱卿及进奏院诸人之全功矣。”李叔叔面带慈容地伸出了手,指向了我,哗的一声,所有人全把眼珠子瞪向了我,连我爹也是,老爷子先是恨恨地瞪了我一眼,嗔怪的目光似乎是在怪我没有跟他通气,不过,转而目光又变得柔和起来,毕竟,俺干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一点,忠君爱国思想最为严重的老爷子肯定感到了安慰。

  目光之中,有赞许,有惊疑,也有妒忌,我已经习惯了被大唐政治高层注视的目光了,所以摆出了一副恭顺的模样谦虚了两句:“陛下之赞太过,微臣当时也不过是尝听人言而已,只是微臣以为,任何事情,既有传闻,就必然会有其起因,所以,多方打听之后,确实此事为实,但是微臣也怕被人虚报,故尔请李大人主持此事,让进奏院的情报人员前往南方进行勘查,后又接得林邑国之副相赵霨随同三千石稻种而来,如今稻种还在摆途中,李大人随身是携带了少许。”

  李孝德赶紧上前两步,把那口袋再次打开呈到了诸位大臣眼前。

  “可惜现下已快入秋了,关中之地霜降得早,没办法试种,只能再等上一年。”李叔叔绞着手指,有些愤愤地言道,诸臣皆是默然。这就等于是乞丐在荒郊野地里边捧着金饭碗在干瞪眼。

  然后,李叔叔示意我把林邑国的特产经济情况向大家进行了通报,别说,这帮文臣也同样眼冒红光,贪婪的表情不比武将们好多少。

  一位尚书大人跳了出来:“陛下,看来,虽然岭南、林邑之地气候炎热,但是却为粮食的耕作形成了有利的条件,诸位也听了小房大人之言,一亩之田,可种三季,而且是产量最大的稻米,并且不需精耕细作,林邑仅仅数十万百姓,却可得谷米一千二百万石谷米,这不能不说实在是让我大唐汉颜,若是我大唐能得其地,迁百姓拓良田……”

  “陛下,臣以为,林邑之地就本属我华夏之地,岂可容宵小染指,秦南海尉赵佗在秦末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武帝时,亦兵灭南越,设立交趾,九真,曰南三郡,实施直接统治。而后东汉末年之时,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曰南郡象林县令,从我华夏之族读力而出,占据我前汉曰南郡的大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前隋之时,向前迫于前朝之威,归还了部份所占之地,然而,又借我前朝纷乱之时,占前朝曰南郡之交谷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