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函谷关受阻_跃马西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马车。

  十余名家伙却是长长地松了口气,心下更是暗自振奋不已。

  这名将军看样子对小姐并没有冒犯之意,眼下道路不宁,若能得这数千西凉骑兵沿途照拂一二,到是不用再担惊受怕,随时都会被山贼劫道了。

  罗征又扫了一眼马车,一夹马腹,当先纵马去了。

  三国有几个名传后世地女人,罗征所知最多的,就是这位蔡文姬。

  这个女人的一生可以说极为坎坷,先是刚刚嫁到卫家,就死了丈夫,受不了婆家地冷眼后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却又被匈奴人虏到了塞外,好像还给匈奴王生了两个儿子。

  在匈奴期间,更是创作了名传后世的胡笳十八拍。

  以女子之身,能在中国地文学史和乐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可见这个女人的才情是如何出众,唯其坎坷地遭遇,令后世许多史学家扼腕嗟叹。

  大军重新上路,天黑时到了陕县。

  次日一早,大军出陕县东进,沿长安古道向函谷关进发。

  一路过黾池、新安,三日后到了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长安古道,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函谷关守将李桓乃董卓心腹大将李傕从弟,官拜校尉,为人有些骄横。

  罗征大军进至关下,命小校前往奉上通关文书。

  李桓接到消息,忙带着数百兵卒亲自迎出关外。

  胡轸乃董卓麾下心腹大将,地位尚在李傕之上,李桓哪里敢怠慢。

  不料到了关外,远远望见旗号,就起了疑惑。

  等得知胡轸战死谯县,由罗征代为统兵时,这厮立刻就变了脸。

  二话不说,带着数百兵卒就头也不回地冲回城中,下令守关军卒升起了吊桥。

  三千余西凉骑兵在关下看的勃然大怒,破口大骂。

  李蒙脸色铁青地骂道:“李桓这狗东西,无礼也就罢了,居然闭门锁关,不让某等大军过关,简直岂有此理。等回到洛阳,末将定要在丞相面前参他一本。”

  王方、许褚等人也纷纷破口大骂,就差没问候李桓地十八代祖宗和亲属女性。

  罗征脸色阴沉地吓人,眸子里有骇人地精光一掠而过。

  眼看天色已晚,只得下令大军后撤三里安营下寨,先休整一晚再说。

  次日一早,大军拔营而起,到了函谷关外。

  有小校上前叫关,等了半天,却不见动静。

  罗征只得亲自出马,策马来到关下,大喝道:“为何不开关?”

  关上守卒探头张望了几眼,面露难色道:“不得李桓将军将令,不敢开关。”

  罗征怒极,喝道:“李桓何在?”

  关上兵卒答道:“小人亦是不知。”

  三千余骑将士差点气炸了肺,纷纷破口大骂起来。

  罗征厉声道:“本将军奉丞相将领出征关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