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一八章 榜下捉婿_大周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抢谁?”

  钱谦益伸手朝前方坐在马上左顾右盼的林觉一指道:“便是今科状元郎。老夫要来个榜下捉婿,抢回家当女婿了。吕校尉,榜下捉婿你懂的吧,咱们大周朝可是有这个规矩的。此事可不犯法。吕校尉,让开了,老夫要动手了。”

  吕清惊愕的张大嘴巴,眼珠子差点掉到地上去。榜下捉婿,他岂能不知?这可是大周朝流行的一个婚姻的风俗。自隋唐以来,婚姻的门当户对之风渐有衰落,大周立国以来,文人地位节节攀高,这便衍生出一种风俗,金榜提名者鱼跃龙门之后,无论出身高低,都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所以在婚姻的选择上,将女儿嫁给读书人,这基本上是豪门富户的共识。

  然而,毕竟能金榜题名的人数还是不多了,所以这是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故而每一科科举之后,有人便开始直接在金榜发布之日派人将高中者请回家里议论婚姻。对于这些读书人而言,虽然金榜题名,但很多人都是贫寒出身,地位低下。如今有豪门富户的千金愿意嫁给自己,自然是既满足了心理上的需求,又满足了经济上的条件,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此风盛行之初,有人诟病这种不合礼节的行为。然而此举却被朝廷所鼓励。大周朝第三代皇帝真宗帝闻此事不但没有禁止,而且写下了所谓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劝学诗篇。这其中便是半认真半调侃的肯定了这件事。

  大周朝重文抑武是基本国策,正是为了大周朝的长治久安着想,为了将所有能导致重蹈前朝覆辙的隐患都消除,将兵权集中在皇帝手中。所以任何能宣传读书好,读书光荣的事情都不能放过。站在真宗的立场上,这件事正是用来宣传的最好借口。

  之后又有人推波助澜写出什么“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诗句,仿佛金榜题名之后便该洞房花烛一般,人生得意之时的双喜临门成为了一种时尚。所以这榜下捉婿之风便开始盛行起来。

  一开始是请回家,再后来僧多粥少,两家三家看上了一人,便开始抢人。闹得沸沸扬扬,成了京城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很长时间里,这是每科大考之后百姓们翘首期盼的一个八卦娱乐的内容,一个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然,这一切必须你情我愿并合乎伦理。假如你捉了个已经家有妻室的新科进士,便只能自认倒霉放人。京城流传着一个笑话,锦绣年间,京中一家大户相中了一名新科进士,于是派出数十家奴从红榜下不问三七二十一便绑他回府中。当大户人家的主人问他愿不愿意时,那进士道:“我自然是愿意的,但不知道我家中老妻愿不愿意,可否容我回家和老妻商议一番。”一时间满堂哄然大笑,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