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4章 人才才是最重要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来华夏大学工程学院的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不少国外先进的工程知识,华夏大学编制的教材都成了国家工程类大学统一的教材在全国发行,这些知识都是刘琅带回来的,都是宝贝。

  然后又由工程学院的教授们分类编写加入到了原有的教材当中,一下子把大学教材的素质提高了很多。

  可刘琅再神,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学的精通,留学生和访问交流就是另外一种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

  “华夏工业的员工当然是不会差的了,都是高材生,今天那十个人都是优秀的研究生,分别被派到了美国、德国、法国和岛国四个国家进行交流访问,不过说实在的,今年素质最好的学生其实是你这届的学生,他们中有十二个人成为了正式员工,学习最好是你的那三个舍友了,他们三个人完全可以硕博连读,但按照你的意思还是让他们出国进行研究生深造。

  三个小家伙也争气,脱颖而出抢走了万安公司资助的三个名额,把其他学院老师气的不行!不过二十个名额的选拔完全是公开公正的,没有任何“猫腻”,所以他们不高兴也没用。

  但听说明年选拔要改变方式了,每个学院最多只能有两个名额!”

  熊怀志笑着说道。

  万安公司的资助是针对华夏大学所有专业的学生,面对二十多个学院几千名学生,有资格参加选拔的人就有近百人,这次机械工程学院一下子抢了三个的确有点“过分”,而且这三人还是一个宿舍的同学,刘琅估计这里面有自己的因素。

  “刘琅的舍友!”

  这个称呼就能让校长重视,刘琅当初也曾经公开说过让三人出国留学,这就更好使了,而且他们三人的成绩也没得说,完全够资格,如果这样再不按照刘琅的“指示”办事,那就太没有眼力见了。

  刘琅和他这个三个舍友一直通过书信进行联系,刘琅会将国外机械工程发展的趋势告诉他们,给他们很多专业方面的建议。

  杜松公派到了美国杜克大学学习冶金材料学,林海则到了岛国的京南大学学习控制系统,何涛则是到了德国的汉堡大学学习工程制造相关的知识,三个人学习的内容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链。

  他们是刘琅的铁杆儿,以后就是刘琅的左膀右臂,三个人也是跟定了刘琅,不跟着刘琅跟着谁?

  刘琅在这个实验室里溜达了一圈,还是老样子,很多设备已经搬走了,这里准备变成一座仓库存放一些陈旧无用的设备。

  刘琅颇为感慨,这里或许在几十年后会成为中国工业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地方吧,就好比嘉兴的龙舟对国家的重要性一样。

  “教授,咱们到兴庄去看看咱们华夏工业的新厂房吧!”

  兴庄是首都郊区的一个村庄,距离华夏大学十几公里,坐公交车半个小时就到,改革开放之后这里出现了不少的村办工厂,生产一些铁管铁链之类的生产用具,不过质量很差,基本上都是手工作坊,用户都是附近的农户。

  开始的几年,这些小工厂的生意还算凑合,起码除去材料人工还能有些盈余,但最近两年生意就不成了,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工业水平提高的很快,大量的外国机床被引进来,生产力提高带来的一个好处是产品的价格也变低了,两年前普通的铁管一块钱一斤,现在市面上的钢管一块二一斤,涨了两毛钱,但是现在的物价可比两年前高出不止两成,这么算来铁管的价格反而是降低了。

  可是兴庄的那些小作坊买不起设备,随着人工工资不断上涨这些小工厂的产品就渐渐失去了市场。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