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5章 华南广的前世今生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公司都受到波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逃脱不了厄运,华易网股价从发行价的十五美元跌到了四毛七,被纳斯达克摘牌;中华网的股价缩水到市值的两百分之一,被人收购出局。

  杨志传目睹了无数科技企业的猝死,他决定:转移幻想集团的业务重心,从那一年起,幻想成立幻想控股,高调进军各个行业,什么中华租车、口腔医药、房地产企业融科、互联网金融企业、水果公司、私募和风投公司等等,总之幻想处处发力,除了老本行。

  杨志传那时风光无限,也在两千年,幻想正式被纳入香港股市恒生指数。

  同杨志传的风光无限相比,华南广自从被贬回家后就处处碰壁,没有人和公司为他的产品买单,的确,他的产品投入都是千万级别的,而且短期内还没有成效,哪个“冤大头”会拿出那么多钱给他?

  直到两千年,华南广已经六十岁了,到了退休的年龄,可他依旧不死心,而此时国家也认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

  那一年,另外一名专家李德成立了一家名为中芯微的公司,找到了华南广,两人早在加拿大求学时就认识,虽没有过多交集,但这中芯微前身的技术团队曾承接摩托罗拉的外包业务,也做过日立的芯片业务。

  从这支带着技术基因的团队身上华南广似乎一下子看到了“中国芯”的希望。

  他不要一分钱,也不要一点股份,搭上自己的全部,为李德找人、找钱、找资源,还拉来了科技部的项目。

  二零零一年,自主设计的第一枚嵌入式芯片“方舟一号”诞生,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芯片。

  接着,又研发了”方舟二号“,国家也开始投入资金支持,并全力配合方舟芯片的推广。

  首都政府直接订购了几万台,其他众多部门还有其他的行业也被召集起来,大家要一起支持国产芯片。

  与此同时,华南广还用自己的人脉,拉来了很多企业客户,但李德却拒绝为他们供货,他从一开始,就只打算把这些货卖给政府客户。

  但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国内的电脑早就被wintel联盟垄断,不支持方舟搞的这一套技术,各种软件也不兼容,在微软和英特尔这两大巨头强大的技术垄断下,市场上的人不会买单。

  因为不兼容,政府部门也纷纷抱怨,买来的机器甚至成了被封存起来的废铁,与此同时,李德也放弃了”方舟三号“的研发。

  华南广赌上了自己的信誉拉来了客户,却不能为他们供货;方舟三号也无法继续研发,不得已他只得离开了方舟,再次暗淡出局。

  再看看幻想集团,在零四年年,他们收购ibm的pc业务,国人震惊了:从来只有外资吞并中资,竟然有中资收购外资?

  一时间,幻想集团被视为国家品牌的骄傲,杨志传被视为中国企业家的骄傲。

  零五年国家门户网放出了这样一篇报道—《幻想三代ceo的奋进》。

  在文章中,幻想的崛起,被视为国家企业的典型样本、国家经济的反映。

  但讽刺的是,收购ibm仅仅一年,幻想集团就宣布将全球总部从首都迁往纽约…………。

  这就是幻想集团和华南广的前世今生,从结果来看,幻想集团是成功的,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当然,这个电脑公司是组装公司,所有的芯片和系统完全是外国货,跟国家制造没有多大关系。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