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0章 特企改革工业最难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问题,但你是刘琅,我们工业部会全力支持你,国家也会支持你,关键就是你想不想买?”

  江波涛当然是希望刘琅买下那些企业,越多越好,最好都买下来才好,因为他算是想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刘琅帐下无弱兵。

  看看几年前的那些阜城企业就明白了,他们当年都是频临破产的烂企业,设备白给都没人要,这样一群“乞丐”跟了刘琅后都咸鱼翻身,短短几年时间便鸟枪换炮,可能规模还是不行,但每一家都是小而精,最多的一家职工也不过四十多人,他们掌握着一两门绝活,工人的工资比首都职工的工资都高出不少,当年买下厂子的负责人更是开上了小车,万元户都没有,全成了十万元户。

  当然,规模小是他们的缺点,但这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变大,而是因为北方工业集团这两年只是在修炼“内功”没有发全力,现在则不同了,“探索一号”的研发成功必将带动整个工业系统的发展,他们这些工厂也必然会开始壮大。

  当年大众汽车国产化时就曾经让很多制造企业焕发了生机,这一次同样如此,那就是国家工业的春天了。

  这两年企业改革进展的不错,基本上都是按照特企改革的方式进行,大量效益不好的企业被私人收购,有一当然是扭亏为盈成为了好企业,这样的企业为国家贡献了税收,更好的证明了私企的活力,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获新生,最后不得不变卖家当,或是破产或是被其他企业收购。

  这些都无可厚非,改革嘛,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关键还是得看管理者的能力,所以特企改革这条路已经被证明是行得通,而且国家也在酝酿更进一步的企业改革,可能下一步就针对一些看起来还没有亏损的,但是矛盾已经很多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因为缺乏内在的活力,如果不进行改革恐怕就会重蹈特企的覆辙,不如就提前进行,还能更快的转变。

  当然,这样的风险同样存在,国家也会方方面面的考虑,将风险降到最低。

  特企改革过程中,那些服务业企业最容易,比如百货商店,只要改变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就能飞速的转变,其次是多种经营公司,尤其是房产处,经过改革后也能有一个决巨大的变化,比如阜城就有一些企业的房产处在转换“身份”后立刻起死回生,为阜城的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企业改革最难的还是工业企业,商品的还好一些,如食品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等等,这样的企业只要先期抓住市场营销,后期提升产品质量就能恢复过来,毕竟技术含量不高嘛。

  而最难的自然就是机械制造业了,这种企业之所以效益不好是因为设备老化和工艺落后,前者需要钱,后者需要人,而且两者缺一不可。

  钱和人才连国家需要,你一个普通人又怎么去弄?即便有钱,如果不是真爱也不会把钱投到这里,即便是真爱,买下来后短期内也无法取得效益,时间一长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针对机械制造行业国家现在普遍采取合并,比如北方机械工程建设集团就是最大手笔,还有联合通讯集团也是如此,组建这两家集团公司还是因为背后有人支持,前者是刘琅的北方工业集团,后者则是中芯科技,以这两家企业为龙头带动发展自然可以安全一些。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