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9章 谋划_学霸从数学建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里,最不缺的就是导师们打印抄录的论文和计算用的草稿纸,导师每次让我拿去扔掉的草稿,我都没舍得扔,拿着信纸,照着老师的思路不断开始研究啊,有不会的也敢问老师,只敢问同级。慢慢的,同级的被我问的答不出来了,我又去问高一年级的,高一年级的不会我就去找再高一级的。”

  “当时方师兄是院长的学生,研究东西比较容易钻死脑筋,加上院长给他布置的任务要比其他人难出一个等级,于是每次院长在开会的时候都会嫌弃师兄的脑子不够灵光,外面的人来挖人的时候,师兄一口回绝了,说是要跟着苏院长干一辈子。”

  “没想到,随口说出来的话竟然成真了,方师兄一共留了三次级,我研一的时候,师兄研三,我研三的时候,师兄还是在研三,最后反而是我们一块儿毕业的。”牺如 kanzongyi.cc 牺如

  “当时我第一次找到方师兄的时候,没想到方师兄也在拿着苏院长的笔记研究,只不过苏院长的研究内容保密程度比较高,他不敢去找别的师兄弟去讨论。”

  “于是,我们两个就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开始对着两位老师的研究内容开始反复琢磨,这一琢磨就是小十年。”

  “下海的浪潮度过了之后,国家开始为了整体布局对高校进行大调整。余杭大学的数学院研究所可是本校的金字招牌,牌子不能动,但是人可以动,整个学院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偌大的数学系被拆分成了六个还是八个学校的数学系,现在的金陵大学也在其中。”

  “我在毕业之后,在导师的运作之下被分到了魔都的五角场大学加入全国计算几何协作组进行研究,方师兄则留在了院长的名下。也是在那里,我遇见了王斯达的奶奶,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要知道在国内优青、杰青、院士通路如一线天路,需要步步为营,一步不能放松。尤其年龄卡的最严格,青年基金35,杰青45。人的成材有早有晚,职业生涯也各有曲折。比如有的人工作了两年,又回来读博士,是不是就差了?不一定,很多情况下更优秀了,但是他很可能丧失了上升的途径。设置那么严格的年龄要求,基本断了很多优秀学者今后在这个体系的上升之路了。”

  “如今从国内的研究风气来说,选择纯数学方向的年轻人逐年递减,多个学派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在各个研究所的关键领域都是一群老家伙在强撑着,纯数学研究算是华国最需要年轻人的一个专业。”芈何芈

  本章未完,请点击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