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陛下旨意_庆余年2:范闲回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法,也只能接旨答应。

  随着同文阁众人口呼万岁,侯公公这才将圣旨递给了太子。

  圣旨的内容是安排范闲为春闱主考官,但名头却是下发给太子的。

  等到太子接了旨,侯公公这才笑着看向范闲:“小范大人,恭喜恭喜!”

  范闲拱了拱手,算是还礼。

  太子眉眼中带着几分得意神色,正打算找上范闲说话,结果却听到侯公公开口。

  “另外,陛下宣您召见,还请小范大人随我来吧?”

  闻言,太子脸上的笑容稍稍僵了一下。

  这样的发展,倒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听到这样的话,范闲先是跟同文阁的人都打了招呼,这才转身跟着侯公公离开。

  走在前往御书房的廊道上,范闲突然深深吁了口气。

  见状,侯公公忍不住笑问道:“怎么?小范大人心中不喜?”

  “可不是。”

  范闲故意叹气道:“我这点微薄文名,哪里有资格担任主考官之职?陛下实在是有些过于宠溺太子殿下了,这般胡闹的安排,也肯答应。”

  侯公公当即脸色一变,忙着朝范闲比手势。

  “嘘,小范大人,谨言慎行啊!”

  “没事没事,反正都是自己人。”

  说着,范闲又摇了摇头:“再者说,我既没有参加乡试又不曾参与科考,直接赐予翰林学士位,这不是胡闹吗?”

  听到这话,侯公公不由自主的往前多走了几步。

  看着侯公公这幅做派,范闲嘴角稍稍上扬,但很快便趋于平缓,只剩下那副长吁短叹的表情。

  跟着侯公公走了片刻,见周围环境不太对,范闲不由得疑惑道:“侯公公,咱们不是去御书房?”

  “今日陛下不在御书房。”

  侯公公简单明了道:“小范大人只需跟着我来就好了。”

  闻言,范闲眉头稍稍蹙起。

  不多时,在侯公公的带领下,范闲这才算是见到了庆帝。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的庆帝身着正装,鬓角垂散的发丝整理的极为服帖。

  一侧,是端坐在轮椅上的陈萍萍。

  让范闲诧异的是,就连自家老爹也在场。

  “陛下。”

  侯公公上前几步,恭敬行礼道:“小范大人到了。”

  庆帝转头看了眼,继而摆了摆手:“过来吧。”

  范闲闻声上前,继而拱手行礼道:“参见陛下,参见……陈院长。”

  等到跟两人打完招呼,范闲这才跟自家老爹眼神交流了一下。

  庆帝似是没有注意到范闲范建两人表现,声音缓缓道:“此次春闱,主考官刚好缺了一人,你就顶上吧。”

  庆帝语气平淡,目光停留在水面鱼漂上。

  闻言,范闲旋即道:“是,谨遵陛下旨意。”

  圣旨都已经送到了同文阁,就算他再有想法,又能怎样?

  旁边的范建和陈萍萍两人完全没有插嘴的意思,仿佛他们出现在这里,就只是为了散心钓鱼一般。

  “另外,你那篇《三字经》寓意还算不错,监察院这边已经将刊印成册,我听陈萍萍说,你的意思是,这片读物想要向全国推广,做以小儿启蒙所用?”

  早些时候,范建已经提醒过范闲,这篇读物的真实效用早已被人所知晓,他还为此担心过一段时间。

  时隔半月,范闲一直都没有听到关于《三字经》的消息,还以为这件事情会就此作罢。

  不曾想,在此处,却从庆帝的口中听到了这样的言论。

  现在看来,自己这次冒失举动所带来的影响,并未就此消散。

  “启奏陛下,臣作此书,的确是为了给小儿启蒙!”

  言毕,范闲恭恭敬敬朝庆帝行礼。

  “可以。”

  庆帝转头看了范闲一眼,手腕一抖,直接从池子里钓出一条约有五斤有余的大鱼:“那便按照你说的做吧。”

  m.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