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章 玻璃琉璃和水晶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篝火。

  而在中国,则被称为琉璃,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铸造青铜器所需要的温度极高,熔化琉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完全没有问题,其次青铜器的配方,需要在铜中加入铅和锡,钡是古代铅矿的共生物,不能分隔,所以古法琉璃铅钡共存是必然。再者,古代铸剑的砂模里含大量的二氧化硅,这样生成琉璃的材料、温度、助熔剂条件具备,其他的一切也就自然顺理成章。

  经过提炼加工制成的琉璃,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就是女娲补天用的补天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的比玉器还要珍贵。

  抛开先后之争,不管是玻璃、琉璃还是水晶,其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也不管是玻璃还是琉璃,几乎都带有颜色,且透明度不高。一是因为技术不成熟,二是因为条件受限制,不说别的,单单是溶烧温度就达不到要求。

  再说中国,自古崇尚玉器,无论陶瓷还是琉璃,都是奔着玉器的模样去的,能够仿玉的才属于精品,不讲究透明度,先讲究光泽度,是否温润如玉。然后再做成权贵们把玩的事物,先讲究外形美观,再谈要不要实用。

  说的中肯一些,这其实也算一种跑偏,就像原本历史上马均改造的提花机,术士们炼制的长生不老丹,以及烧制琉璃,首先考虑的都是为权贵服务。

  后世之人争的是文化,是技艺,是现实与浪漫,是源远流长的年代。

  …………

  但是,刘汉少会理会这些吗?

  他仅仅是想找一些会制造琉璃的工匠,然后研究出来玻璃,加以实用!

  如同黑火药一般,东边拿来做烟花,西边拿来造枪炮。但是现在,姑且就算它玻璃的年头比琉璃更长一些,咱们拿来做望远镜,让他们还继续做玻璃珠,慢慢玩去吧。

  岂不快哉?

  说起制造玻璃,刘汉少自然是不懂的,但是学渣坚持认为,好像很多东西无非都是烧一烧,泡一泡,煮一煮,晒一晒,完事往里边来回添加或减少各种东西,做各种试验呗。

  本来这件事,刘汉少首先想到的是刘大根的儿子,刘资,但是刘资从一个烧陶桶的改行烧白瓷,又从烧白瓷的改行烧水泥,现在已经又改行烧马桶,烧地板砖了。就算薅羊毛也不能可着一只羊薅吧?所以刘汉少就想来研究所看看,有没有研究烧制琉璃的科研小组,结果把郑浑和马均早早地吓跑了不说,还被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小鳖犊子算计了一把。

  要不……让这两个小兔崽子去搞玻璃?

  几千年才出这么俩妖孽脑袋,拿来干这个是不是忒有点暴殄天物了?

  看着刘汉少有点迷茫,有点愁苦,有点无可奈何又左右为难的模样,杨修小心翼翼地问:“汉少,您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