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章 他们也会变蝗虫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近,才能木秀于林,扬眉吐气,将您当年所受的腌臜气通通倒出来!”

  “放肆!”

  袁绍虽然语气严厉,但是心里还是比较舒坦的,陛下早就说袁家该换人说话了,而且现在自己也被委以重任。尤其是那个水泥厂,说朝阳产业都嫌“晚”,简直就是黎明或者后半夜产业,那磨的是水泥吗?那磨的应该是金粉啊!而且还是和陛下一起磨,别人想动都动不了,既能亲近陛下,又能与陛下一起发财,不得不说,世道变了,袁谭这个钱花得值。

  现在整天跟着刘汉少混,袁谭早被忽悠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俨然将自己视为陛下眼中的红人,也就是红人二代。所以,刘汉少说什么,他都觉得有道理,尤其是给工匠们发钱的时候,看着那些人不仅仅对皇帝千恩万谢,对自己也是笑颜如花,称赞不已,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而且刘汉少还说了:“将来你就坐在办公室里数钱,谁要是来买水泥,笑的不好看,咱就不买给他!”于是,袁谭做梦都想让那一天早点到来。

  “以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你跟在陛下身边,行事要谨慎,切莫太过张扬。”

  “是,大人。”

  能够得到袁绍的认可,袁谭感觉很骄傲,随即又想起今天挨的这顿打,觉得忒冤枉,于是,又学着刘汉少平时说话的样子,说道:“老头子,以后别总小瞧您儿子。儿子都是自己的种儿,能错的了吗?将来以后啊,有您享着儿子福的时候。”

  这话应该是夸袁绍的才对,可是袁绍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关键是他现在还不到四十呢,硬生生被喊成老头子了。“老头子”像夸人的词吗?于是,袁绍也学着刘汉少的样子,抬脚就朝袁谭踹了过去……

  …………

  光熹元年,四月大旱,夏粮歉收。

  刘大根和荀彧都说,天再这么旱下去,几乎可以断定还会再起蝗灾,要刘汉少早想办法。孔子曰:“大旱过后起大蝗,大灾过后有大疫。”但是这属于天灾,刘汉少能有什么办法呢?尽管已经让卫家全力去荆州购买粮食,但是路远难行,而且路上消耗甚巨,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不行,现在不能计算得失,一旦真的发生蝗灾,秋粮绝收,必然会引起大乱,刚刚扭转过来的好局面也会一溃千里。于是,刘汉少一边命卫家继续加紧从荆州购粮,一边找曹操商议,看他能不能从老家谯县南下扬州,从那里再开辟一条购粮线路。另外,冀州还是比较富裕的,命文聘、刘岱尽快平定冀州局势,备粮防荒。

  “文若、大根,今年是咱们屯田的第一年,一定要让百姓对朝廷有信心,觉得咱们靠得住。你们要带领百姓生产自救,多挖井,挖深井。哥回头给任峻说一下,让他带领各地军屯也参与挖深井修水利的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