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5章 差一个字三千七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汉少的车队……

  后来刘汉少很厚道地把曹孟德送回家门口,又很不厚道地把他往他们家门口一扔,还顺手牵走了他的马和剑。前生后世对于这个套路叫什么来着?对了……摸死狗!反正高大尚和韦光正喊的都是汉少,而“汉少”之名仅限内部流传。

  想把东西要回去?先找着哥再说吧!

  …………

  在刘汉少殚精竭虑的努力与蔡邕小小帮衬之下,北邙山上出现了一部字典,当然,把两个人调过来说也许更恰当一点。

  这部《北邙字典》只有三千六百九十九个字,用尽了刘汉少认知的所有简体字,还加上了一些当下的常用字。括弧,不包括简繁对照,意思就是说,简繁两体的同一个字,只算作一个字数。

  字是已经出来了,拼音、释义、词组、例句,全都交给蔡邕忙活去,又不拿他当老婆使,凭什么养着白吃饭?

  按照蔡邕的说法,这根本就是一部残卷,他还很谦虚地说,虽然自己不敢说认识天下所有的字,但是也能补充数倍。

  数倍!

  麻辣隔壁!

  前生后世,一个大学生能够认识四千字左右,而对于日常用字,这已经是绰绰有余。都说仓颉造字,但是汉字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频频出新,就像一个越塞越重的大包袱,全都加起来,十万也挡不住。别说造了,就是让仓颉学,恐怕一辈子也学不完。

  如蔡邕一般,还是海内大儒咧,照样不敢说自己认识所有的字。而那些“造字砖家”为了显得自己有学问,还在前赴后继,不断地造字,好像能造出一个新字,就能用自己的名字占领一个星球。全然不顾汉字在实用的道路上,严重超载,被他们越造越偏轮。

  一个字说不清楚,那就组一个词;一个词说不清楚,那就用一个成语;一个成语还说不清楚,那就句子,段落,节、章、卷……

  要是这些都不能把话说清楚,那就干脆吃一顿麻辣小龙虾,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麻辣小龙虾解决不了的。

  一顿不行?

  两顿!

  幸亏刘汉少够黠慧,不敢跟蔡邕引经据典地去争论,事实上他也根本不会引经据典,到现在连个先生都还没有呢。刘汉少就是哄着蔡邕,说这只是初级版的,仅仅让小娃们认识个日常用字,他们现在都还小嘛,讲多了也学不会。等将来您了觉得哪些是好苗子,可以收徒弟,再教更多的字,讲更高深的学问。

  如此,蔡邕便乐乐呵呵地给刘汉少卖老命,白天上课,晚上编书,偷空还得练习拼音检索,偏旁检索,加深对简体字的学习。

  …………

  北邙学校依然像是个幼儿园,乱糟糟,闹哄哄,尽管有蔡邕这个大神坐镇,但是面对着几百个大小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的男娃女娃们,老头也麻爪。后来,还是刘汉少有急智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