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灾荒年景,发财之时_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着话茬道,“亏得家中有一口水井,永不枯干,即使是天下大旱的年景里,也能打上来水喝。平日里也就是个普通的水井,真到了灾年,可就是宝贝咯。”

  “听我祖爷爷说,他小时候啊,有一年比现在还旱,那简直是寸草不生,连最耐旱的作物都枯死了。村民们喝不上水,渴死了好多人。幸亏家里守着这口井,祖爷爷才能活下来,才有了我。”

  小哥边讲着传奇故事,边张罗叫她们进棚子里坐。嘟囔着家里也没什么别的营生,日子其实挺不好过。而今正好能指着这口井赚点银两,所以大热的天,自己才不辞辛劳地出来开茶棚。连开在这种偏远之处的原因都说了出来,只道是知道现在官道不好走,特地跑到这儿来守着过路的商贾的。

  大约是因为路上实在人少,这小哥独自一人久了,闷得慌。话匣子一打开,人就特别啰嗦。但细细听来,觉得他说得话逻辑通顺,衔接有序,都还挺有道理。

  原本偏僻小路上突然冒出来一个茶棚,苏解语心里还揣了几分隐忧,觉得有些奇怪,渐渐的也打消了疑虑,安心地带着席笙进到茶棚坐下,要了一壶热茶。

  “好了您呐,马上就上!”小二又一拱手,笑眯眯地转身去棚子后面的茶炉烧水。

  这时,原本在茶棚里的两个商人,有意起头向吴伯搭话,问道:“看方向,你们也是往前线去的?”

  吴伯回答之前,特地看了苏解语一眼,用眼神询问该不该回答。见苏解语没有阻止,方才接道:“是啊。”

  对方便开始感慨什么道不好走,生意不好做之类之类,和吴伯攀谈了起来。

  闲闲聊了两句,茶端了上来。平日里即使在洛京最好的茶楼,点最好的茶叶,也不过十两银子一壶。而今这一壶放在洛京,任何一家茶楼都不会看上一眼的,最普通的茶叶,都要五两银子。这两桌茶水卖出去,赚的钱都够一个普通农家一整年过活了。

  苏解语不由心中感叹,也不知这样算不算是趁火打劫。

  然物以稀为贵,而今水源乃有市无价之物,就是人家漫天要价也只能忍了。但求能早些赶到水源充沛的平津就好。

  席笙拿起茶壶,给自己和苏解语还有吴伯都倒了水,动作娴熟地将茶碗递给二人。虽然期间没有使用敬语,但精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她的一举手一投足之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乃是大户人家的仆役长久养成的习惯。

  包括喝茶这件事,明明三碗都倒好了,还要等苏解语带头先喝,其他两人才能动,这个小细节亦然。

  商人之中的一个不由挑眉,疑道:“二位女郎,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出门,路途危险,也没多带几个护卫?”

  席笙动作一僵,警觉地看向苏解语。

  苏解语本是背对着二人的,闻言眼眸也起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