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唐伯虎真迹_都市捡宝小能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神仙。右松崖。杨一清。”

  此图描绘了主人隐居乡间别院,呼唤童子研磨、煮茶,自己赏景、作画,一副悠闲自在的山间生活。

  图中人物、屋宇、山石,符合唐寅构图特点,树的出枝点叶、山石,都很朴质直率。山石的皴(音村)法,用很整齐的“排砍”画法画出,烘染得体,与李唐、周臣十分接近。

  图左江山开阔,一片江南云雾之中,纸上留下大片的空白,这种构图与沈周异常接近。通观全图,比沈周精细,但用笔又比周臣含蓄,正是唐寅介于沈周、周臣之间的一种画法。

  此图前以周臣画法开卷,后以沈周笔法结尾,此画法明代仅唐寅一人能为。

  张少宇也在旁边目不转睛的看着松崖别业图,但是他看的很快。等沈十一看完后,问道:

  “怎么样,沈大哥,是唐伯虎的真迹吗?”

  沈十一示意张少宇去旁边人少的地方说话。

  走到旁边角落里,沈十一说:

  “嗯,没错,这幅图确为唐寅所作,更难得的是竟然保存的如此完好,丝毫不影响欣赏。”

  现在很多古画价格低,除了伪作多、鉴别难度高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观赏问题。

  有些作品由于年深日久,保存不当,画作上的墨色淡去,或者局部破损严重,已经失去了观赏价值,不得不说太过可惜。

  造成这种结果,战争、动乱是一大主因。本来像松崖别业图这类的宝贝,都被小心的收藏在清宫之内。但由于清末战争不断爆发,国库空虚,皇帝为了筹措资金,逐渐将宫中珍藏私下拍卖,这阶段有大量国宝或流失海外或落入民间藏家手中。

  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或在转运途中毁于战火,或者被私下拆解改造。

  后者主要是大件的家具,比如之前看到的檀木大四件柜,大的宝座、床等,以清宫的实力,怎么会只有区区几个大件尚存呢?其余的,多被毁或拆解后制成了其他物件。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珍宝可能被主人藏起以避战火或防备他人掠夺,最后主人身死,宝贝也就静静的躺在某个隐秘的角落了。

  那些宝贝能否重见天日,就要看各自的命数了。

  见沈十一说完话沉默不语,张少宇问道:“沈大哥,你想拍这幅画吗?”

  沈十一点点头,说道:

  “当然,石渠宝笈记载的唐寅真迹,二十几年没出现了,错过这一次可能就没机会了,我可不想再等二十年。”

  张少宇知道沈十一说的没错,可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想必到时候竞价会异常激烈。

  沈十一也知道价低不了,不过他可不想让别人拍走。

  像紫檀大四件柜那种东西,被别人拍走没什么。毕竟是硬木,保存容易。但书画这类东西,放在别人那他不放心。而且,拿出全部身价拍下此画应该没什么问题,除非有人故意搅局。

  两人说话间,张爸过来了,说刚才看到了几幅估价比松崖别业图高很多的画作。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