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醍醐灌顶_女配她英姿飒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米。

  家里其余人的名字,倒是挺不错,也不用去改了。

  “米是一种吃的,很好吃的东西,日后见了我告诉你!”她跟妹妹解释,米是什么。

  又告诉她:“兰,是一种好看的话,我在山林里见过!”

  “好呀,我喜欢这个名字!”新出炉的姜米,很是开心。

  给妹妹取名姜米,也代表着她的心愿,希望可以尽快找到野生稻谷,或者在集会上交换到稻谷。

  在欢快的气氛中,姜部落的人信心满满的打猎、做弓箭、做陶器、编织背篓跟箩筐、网鱼、织网。

  在这个过程之中,姜兰又教会了大家,如何挖陷阱,如何布置绳套捕捉山鸡野兔,如何把没有受伤的山鸡野兔跟山羊,给圈起来喂养。

  姜部落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欢声笑语越来越多。

  日子过的很快,还有半个月,就是集会的日子。

  出发之前,石召集六个长老,又开了个会。

  姜兰再次强调:“这一次去,咱们不能洋洋得意,要保持低调,千万不要依仗着有弓箭,就主动惹事!若是谁主动惹事,给部落带来灾难,决不轻饶!另外,要多多的交换一些人,三岁到三十五岁的,无论男女,越多越好!”

  有人表示反对:“这不好吧?三岁到五岁的,什么都干不了,多一个人部落就多一些负担!还有,三十岁以上的,都不能生养了,交换来有什么用?”

  姜兰听得有点心塞。

  这个时代,三十岁以上的人,就跟后世五十来岁的人差不多了,生育能力就已经很弱了。

  这都是打小吃不饱穿不暖,又长期过于劳累,过早透支了生命力的原因。

  所以,三十岁的人,大多数就开始衰老了。

  “没事,三十五岁的人,只要是身体健康的,就不会是亏本的买卖!交换回来,好好补一段时间,身子骨就会强壮起来!”

  姜兰坚持,只要对方没有受重伤,没有什么大病,就不算吃亏的买卖。

  不能生育,但是可以种田养殖啊!

  这多一个人,就多一个劳动力!

  她把这些想法,跟大家仔细的解释了一番,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认同,达成了共识。

  “盐也少不了,能多带一点回来,就多带一点回来!”这个问题,也是重中之重,当前甚至比增加人口还更紧迫。

  “这个肯定要多多交换!”石用力点头。

  大家又商议决定,这次交换的东西,就以陶器、背篓、箩筐跟熏鱼、熏肉为主。

  熏鱼跟熏肉,自然也是姜兰提议做的,用松柏的枝丫熏制的,果树的树枝也行。

  如今,刚好是深秋,天气凉爽,熏鱼、熏肉,都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

  一行三十人,包括狩猎队十五人。

  其中十人挑着箩筐,里面满满的都是熏鱼跟熏肉。

  十七人背的是背篓,里面装的是陶碗(又分大海碗跟中碗)、陶杯、陶罐跟陶汤勺跟小勺子。

  其余三人,则挑着空的箩筐,箩筐里还放着一些背篓。

  陶器,大多数是中品的,只有少部分是上品的。

  上品的,主要是用来交换粮食种子,以及布料。

  姜兰听大伯说,有些大的部落,已经有布这种东西了。不过,十分昂贵,小部落的人压根买不起。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