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7章 郭嘉和祢衡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至的关怀啊!

  要知道王政自身都颇为勤俭,那么对臣下赏赐的规格自然也保持着相应的克制,作为他的总角之交的吴胜,至今所得的赏赐良田也不过数千亩罢了。

  除此之外,逢年过节、乃至随时随地的财货赏赐,更是数不胜数。

  而随着天军地盘的扩大,北海、泰山,徐州各郡等地方官送来的贡物也是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精品;又有许都朝廷、荆州刘表,乃至其他诸侯等送来的交好礼物,以及从各地抄来的书画财宝,其中多有珍贵,不乏珍稀,不管价值几何,只要祢衡看见,但凡流露出喜欢神色的,王政亦是绝不吝啬,一概康慨予之。

  在这方面,徐方和吴胜这些武将暂且不与相比,便是深得王政器重,倚之为左膀右臂的郭嘉,张昭,却也是望尘莫及。

  那么王政为何为对祢衡这般恩遇呢?

  很简单,就因为他是第一个投靠的文臣!

  且那时的王政正是在开阳内外交困,因手下无一谋臣而愁眉紧锁的窘迫时刻!

  祢衡的主动来投,可谓是王政起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送炭”。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即便祢衡论及机变不如郭嘉,比起内政不如张昭,近期几番大战中也无甚出谋划策,要比起在王政心中的地位,却依然可以说是“外臣第一”了。

  在王政心中的地位高,那在他势力范围内的徐州,乃至如今的扬州,祢衡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陆绩为何对他会如此的恭敬,便也是看出了这一点。

  当然,王政的权柄再大,威势再盛,也只能保证一众文武在表面上“不看僧面看佛面”,却管不了群臣私下如何看待祢衡了。

  而以祢衡的骄矜自傲,牙尖嘴利,看不惯者自然颇多。

  比如当初在下邳时,王政欲要赏赐祢衡田地宅院时,司农校尉陈登就曾提出过异议,谏言说道:“方今徐州根基初肇,既久经战火,民生凋敝。应以俭朴节约为尚,不可开奢侈浪费之源,州牧赏赐臣下,不宜过重。”

  当时的王政虽对陈登已有猜忌,但因内应之事尚未发生,表面上倒是颇为礼遇客气,不过即便如此,却还是坚持成命:“本将昔日在开阳时,内外交困,四面皆敌,若无祢正平献出奇计,如何能得彭城?不得彭城,便无法跳出困局,焉能复谋徐州,又如何能有今时今日?”

  “祢衡于本将,于我徐州,功莫大焉!岂可与寻常臣子相论?非有重赏,不显其功。不显其功,则必令天下人侧目也。”

  这件事后来被祢衡听说之后,自然对陈登,乃至下邳陈氏大为愤恨,相比之下,与糜芳之前的那点矛盾早已不值一提。

  祢衡才下得马,府内的管家便小跑着过来,一边帮他下马落鞍,一边低声说道:“老爷,王家二老爷等一干人一个时辰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