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八零八章 忍一时风平浪静_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去办事。

  瞧着许敬宗又离开的背影,王鼎说道:“其实许敬宗是一个很好的人才。”

  李正低声说道:“那陛下怎么不起用许敬宗。”

  王鼎安静了一会儿说道:“陛下有陛下需要考虑的事情。”

  泾阳有不少人才,王鼎心中思量着,其中就有上官仪此人一上任泾阳的县丞就把泾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办事也非常地稳重妥当。

  还有李淳风的数术更是比以往精进了不少。

  再有狄仁杰。

  如今的狄仁杰看似和晋王殿下年纪相仿,却也开始表现出这个孩子的天赋。

  陛下还在为如今的朝中诸多事情烦恼。

  朝中需要太多的人才。

  军中将领已经有了青黄不接的架势,老一辈将领逐渐退去,新一辈的将领却有些跟不上脚步。

  薛仁贵和王玄策都是可造之才,甚至可以直接用到卫府中。

  朝中的文臣更是缺少背景干净的文臣。

  如今中书省还要准备科举事宜,科举的事情没有着落。

  房玄龄,杜如晦都身兼数职。

  王鼎长叹一口气,“长安令,朝中缺人啊。”

  李正也惆怅着说道:“我泾阳也缺少人手啊,造房子要人,修路要人,种田要人。”

  王鼎又说道:“其实很早以前房老他们有过一个建议,房老向陛下提及过,但是没有和长安令说过。”

  李正看向王鼎,“是吗?”

  王鼎点头道:“就比如说将上官仪换到朝中,朝中再派一个官吏给长安令,或者说用三个官吏来换上官仪,用五个将领来换薛仁贵?”

  人事派遣?交换?

  现在的唐朝人已经会玩这个了?

  不得不说房玄龄的眼光够超前的啊。

  王鼎笑道:“长安令以为如何?”

  李正思量半晌说道:“不是很划算,首先我不知道朝中官吏治理是不是有上官仪这么好,你们知道我的底,我不知道你们的底,若是做交换,我也要亲自挑人才行,这样才公平。”

  王鼎又说道:“长安令想要谁。”

  李正想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用上官仪换房玄龄,我用褚遂良换孔颖达,再用李淳风换杜如晦,这样如何?”

  王鼎也是思量半晌,“老奴会和陛下说的。”

  李正继续抬头仰望天空,打算在午饭时辰前的时间,都用发呆来度过。

  李世民收到了王鼎回报。

  看着奏报上的话语,坐在甘露殿的李世民气得灌下一大口茶水说道:“这个李正好大的胃口!”

  站在一旁收拾甘露殿的长孙皇后见李世民发这么大的脾气,好奇问道:“陛下,怎么了?”

  李世民指着奏章说道:“这个李正真是漫天要价!”

  长孙皇后看了一眼奏章,“用上官仪换房玄龄,褚遂良换孔颖达?”

  李世民怒声说道:“李正这小子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朕!敢和朕如此讨价还价,要是别人朕早就砍了他了。”

  长孙皇后在一旁安慰道:“陛下息怒。”

  李世民把手中奏报捏成一团,“孔颖达是孔融后人,更是国子监祭酒,把孔颖达换出去,到时候有多少学子会跟着孔颖达走,他李正打得一手好算盘!”

  长孙皇后勉强地挤出微笑,“可能是李正做生意做习惯了,才会这么说的吧。”

  李世民平复着心中的怒火,心中也不断地劝自己朕要做个明君,朕不能做暴君,忍一时风平浪静,李世民越想越气,怒声说道:“朕的江山怎么出了李正这号人物!”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