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6章 走,我们去看一看_李宽回到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诺大的都城,居然只是润州下面的一个江宁县而已。”

  武媚娘的气色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如今正跟李宽一起站在亭子里欣赏风景。

  “这江宁县,虽然地理位置比不上扬州,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朝廷要是不一味的压制的话,还是可以成为一座繁华的州府的。”

  大唐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太多了,李宽虽然觉得江宁县如今的局面非常可惜,但是也不会螳臂当车的跟整个朝中大佬过不去。

  “楚王殿下,朝廷不是真正把突厥人从草原内迁到江南道各地吗?其实我觉得这江宁县地广人稀,就很适合安置大量的突厥人啊。”

  顾盼盼在一旁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不过,李宽和武媚娘都当没有听到。

  这是多么没有政治觉悟的人才会说的话啊。

  隋唐为何都不约而同的打压江宁县这座古都?

  还不就是因为它是六朝古都,是具备深度政治意义的一座城市。

  要是让突厥人安置在这里,岂不是……

  “王爷,我们在江宁县已经耽误了几天了。算算时间,等我们到了洪州的时候,差不多就要到了准备春耕的时候了。要不明天我们就继续启程吧?”

  武媚娘脑子很拎得清,知道巡视天下各处南洋水稻的推广才是李宽此行最主要的任务。

  再说了,这南洋水稻的推广,也着实关系着大唐粮食产量的增加,意义非同一般。

  “行,要说那洪州,听说当地虽然人口不算多,经济也不发达,但是却是普遍都有一股重视学习的风潮,本王倒也想去见识见识呢。”

  李宽创办了观狮山书院之后,对于科举的情况就关注了很多。

  这洪州一带,也就是后世的江西一带,虽然现在考中各科进士的还不是很多,但是上升势头明显要高于一般的州府。

  看来,后面几个朝代,江西能够成为进士数量冠绝全国的存在,也不是偶然的。

  ……

  船只逆流而上,速度要稍微慢一点,不过,终究是距离不算太远,在一月底的时候,李宽总算是出现在了豫章县的城门口。

  “这洪州以北,都挺适合种植水稻的,不仅地广人稀,还水网密布,唯一可惜的就是,人口似乎少了点。”

  船队从长江拐入到鄱阳湖水道,再顺着章江顺流而下,可以直达豫章县附近,算是非常适合水路的行走了。

  而章江,也就是后世的赣江,作为长江第二大的支流,水流量非常充沛,江面也比较宽广,哪怕是一般的海船,都可以在这里行走。

  如果周边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大之后,倒是非常方便把稻谷往外运输。

  李宽:“这几年,大唐的人口增加的非常快。按照户部的初步估计,单单贞观年间,就增加了超过一百万户人家,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洪州周边一旦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之后,必然会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