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报武科帝心难测_红楼之重生鲁智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增开武科恩科。

  消息传出,林黛玉叹道,这次恩科的始作俑者,是摔死了千阳郡主的鲁智深。

  文官难升,因为可能很久都等不到一个官职空缺。

  相比之下,武官就好升多了。

  因为死的快。

  这一场大战下来,三四品的五官都死了一片,这在文官系统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就是北莽的战术,依靠全骑兵的机动能力,高手混杂其间,冲阵的时候,趁机斩杀大离将领。再好的兵,也要强将带领,将领补不上,军队的作战能力就会大幅下降。

  这样下去,不出几年,大离将无带军之将。

  北莽这套方法,和汉朝打匈奴时候,专门挑在冬春打击匈奴营地的放血战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离朝上下都知道这点,但就是无法应对,因为北莽高手确实比大离强上一个档次。

  至于北莽为什么高手那么多,大离至今也没完全弄明白。

  但不论怎么样,武科要开了。

  不同于文科科举的院试选秀才,武科并没有这一选,因为相比天下人人读书,练武门槛更高,人也少得多,所以直接从乡试开始。

  其中不乏有浑水摸鱼的,但是乡试进门,先举一百六十斤石锁过肩百步,就直接让绝大部人原形毕露。

  久而久之,心存侥幸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鲁智深颇为头痛,策论也就罢了,林黛玉和秦可卿这些日子,拿了内卫司找到的历年题目,给他做些了文字,死记硬背多了,应该也能蒙混过去。

  最为关键的,是武举考试资格。

  未加冠的男子,除非孤身一人,否则需要家中长辈作保。

  这一步就把鲁智深难住了。

  找贾政,还是贾母?

  貌似都没戏!

  事实也如他所料,贾政听了之后,直接一口拒绝。

  他对鲁智深冷笑道:“这事情你想都不要想。”

  “我荣国府这几代殚精竭虑,就是往文臣路子上走,哪轮得到你倒退回以前的老路?”

  “你可以不读书,但是决不能考武科。”

  “你也别想打别的主意,你只要在荣国府一天,我就不会让你做出这种事情。”

  看着鲁智深都囔着离去,贾政冷笑,这畜生还真以为自己能上天了。

  贾雨村后来提示他后,贾政方才明白,上次贾蓉之事皇上没有惩罚荣国府,只是着畜生歪打正着。

  皇上早有收回宁国公爵位之心,所以才借机削了宁府的爵。

  宁府如此,荣国府呢?

  贾政想到这里,不禁忧心忡忡。

  鲁智深不死心,又去找了贾母,结果贾母的反应更加夸张。

  贾母直接警告鲁智深,如果他敢考武科,荣国府就去官府告他忤逆。

  大离孝道治国,忤逆乃是大罪,一旦事发,功名尽数华为流水。

  鲁智深没想道自己准备完全,连讨厌的策论都捏着鼻子背了,却没想到卡在这资格上面。

  眼见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开考了,鲁智深头发都掉了好几根,最后还是想不出办法,只得让林之孝给章公公传信求助。

  大离皇宫里面,章公公跪在地上,说道:“皇上,情况就是这样。”

  “荣国府那位想考武科,但是荣府死活不同意。”

  李闻成听了,冷笑道:“这种小事还来问我?给他做个假身份就行了。”

  章公公心道你不发话,我怎么敢不问你,迟疑道道:“那将来他万一中举为将,是用荣国府的身份,还是假的身份?”

  李闻成听了笑道:“万一他真的是个将才,你说他和荣国府有关系好,还是没关系好?”

  章公公心道原来如此。

  这才是皇帝的心思。

  这是硬生生要把鲁智深从荣国府切割开!

  只不过这样一来,顶着假名字的鲁智深,不仅有不孝之嫌,而且立的功越大,身份越是个把柄,如同活死人一样。

  帝心深不可测啊。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