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4章 刘秀的脸绿了_大汉永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4章刘秀的脸绿了

  洛阳,南宫内,刘秀携手阴丽华高坐在大殿上,看着下面的刘瀚。

  “太子,朕没有记错的话,你今年已经17岁了?”

  “是的,儿臣是建武元年出生的,现在是建武十七年,确实是17岁了。”

  “这马上要冬至,冬至一过,就是建武十八年了,你就要十八岁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日南至”之称,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此后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

  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这是一个吉日,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应该庆贺。《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华夏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

  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由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冬至过后,要不了多久,便是新的一年了。

  刘瀚大概猜出他要说什么了,也不接住他的话,反而感慨起来,“时间过得真快!”

  刘秀也感慨起来,“是呀,岂不知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一晃眼,你都这么大了,自地皇三年,朕南阳起兵,如今已经快20年了,父皇都48岁了,也是老了。”

  “陛下一点都不老。”一旁的阴丽华笑着,拉着他的手,轻轻拍了拍,“说正事呢。”

  “喔,伱看朕都差点忘了,太子,你也不年轻了,可有中意的女子啊?”

  果然,催婚呢,刘瀚无奈的说道:“还未曾,而且不着急吧,儿臣还年轻,父皇娶亲都快而立之年了,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何患无妻?”

  阴丽华笑了,“你父皇那当年是迫不得已,现在国家安定,你又是当朝太子,自然应绵延子嗣,大汉朝将来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