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9章 百姓只能选择相信_大汉永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百姓只能选择相信

  在王莽刚刚上台的时候,许多人对他的统治还是寄予厚望的。他们相信王莽是百姓选举出来的皇帝,能够给国家带来美好的未来。

  主要是西汉的后面几个皇帝太烂了,重用外戚宦官,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的,一般情况下,百姓对上层的包容是很强的,除非被逼得吃观音土,卖儿卖女。

  否则,他们平时哪怕时常挨饿,也只是会勒紧裤腰带,不会说皇帝坏话,反而期盼明年会丰收。

  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老百姓只能选择相信帝王,在封建制度没有断绝之前,老百姓相信必须要有一个统治者来统治人们。

  但统治者掌握权力,实行世袭制,老百姓如果反对,便要冒着杀头,甚至灭九族的危险来造反,而且成功的概率极小,所以他们通常只能希望统治他们的是个好人。

  如果不是,也没有办法,只能希望他改邪归正,或者身体不好,早死,换一个好的来。他们不敢反抗,所以只能尽量把帝王描绘成一个已经尽力做事的人,以求宽慰自己。

  毕竟,再坏的制度也比没有制度好。

  现实如此,冰冷而残酷,芸芸众生,有时候很伟大,他们往往推动历史的发展,大多数时候,他们却又如同蝼蚁,被人扫入尘埃……

  但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王莽的统治就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短暂而惨烈。

  为了标志新朝代的开始,王莽根据儒家经典,对朝廷的机构和官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在中央官职方面,他重新命名了大司农为羲和,后来又改为纳言,把大理改为作士,太常改为秩宗,大鸿胪改为典乐,少府改为共工……

  水衡都尉改为予虞,光禄勋改为司中,太仆改为太御,卫尉改为太卫,执金吾改为奋武,中尉改为军正。

  同时,他还对地方官职的名称进行了变更:太守改为大尹(或卒正、连率),都尉改为太尉,县令(长)改为宰。

  此外,王莽还增设了许多新的官职。在中央设立了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这三种官职位列九卿;

  还设立了大赘官执掌舆服御物,后来又负责掌兵,官位上卿;同时设置了司恭、司从、司明、司聪、司睿等五大夫。

  在地方,州设立了牧副,郡设立了监副。

  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给国家带来更好的发展,相反地,它们使政府更加复杂,导致官员之间的矛盾和混乱。

  这也就算了,改名字,该一些官员的称呼嘛,问题是他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了,企图通过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来达到他治国安天下的理念,于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第一便五均六筦,这个名字还是刘秀搞出来的,他如今可是当世大儒,根据古文经《周礼》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