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6章 主旋律和商业_从导演到资本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断林纾发言的人,正是《电影》杂志主编赵宝华,一位电影届的老前辈。

  等所有人把目光集中过来的时候,只见他缓缓拧紧保温杯,眼角低垂,右手朝前一伸,开启了指点江山的架势。

  “我认为林导的言语中,过度强调了电影的商业化,这种商业化会影响主旋律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万万不可取!”

  突如其来的打断,加毫不掩饰的批评,放在讨论会上自然是极不礼貌的。

  但是赵宝华作为电影圈里的前辈,本身也是提出“主旋律电影”的第一批人,外加前面聂震席也说了今天可以畅所欲言,所以其他人也都安静的等候起了林纾的应对。

  按理来说,对于老前辈的建议,哪怕自己不认同,应对起来也会尽量礼貌些。

  但是很不巧,林纾对这位自恃身份的老前辈,也是好感缺缺。

  “我不太能明白赵老师的说法,请问我可以理解成,你表达的意思是主旋律电影不应该商业化吗?”

  这个问题明显是挖坑了。

  在场的人都对林纾露出了别样的目光,似乎对他一点不给老前辈留面子的行为,也感到了一些诧异。

  赵宝华也是个老江湖,对于这么明显的陷阱,自然不可能直愣愣的往里跳。

  “呵呵,林导这定论下的也太急了,我不是说主旋律电影不应该商业化,我说的是不应该过度商业化!主旋律讲的是一個‘三性归一’,电影的观赏性,不应该超过它本身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所谓的‘三性归一’,是指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

  这个理论也是赵宝华提的,除了第一项还有点标准,其他两项都是些没有标准的东西。

  而且赵宝华眼中的艺术性,也都是些跟大众感受相悖的东西。

  比如他跑去给《逐梦演艺圈》站台,然后大谈这部电影艺术造诣有多高,但是观众却只当它是一坨翔。

  大家的审美都不在同一频道,实在难以放在一起讨论。

  林纾看了他一眼,继续挖坑道:“赵老师把观赏性放在第一位,是否也觉得,电影只有好看了,观众才会进入电影院呢?”

  “观赏性并没有标准,现在的观众大都比较浮躁,我觉得只要他们能走进影院,真正耐心去看,也还是能够理解电影背后的艺术和思想的。”

  虽然70好几了,可是赵宝华说话却一点都不糊涂。

  他这番回答,不但避开了林纾挖的坑,还给自己提出的观点来了一波自圆其说,把一些主旋律电影的不好看甩锅给了观众。

  “难道观众没耐心看下去,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就不拍了吗?”

  眼见挖坑战术无效,林纾也开启了正面进攻模式。

  “观众是有选择权的,作为电影人,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电影拍的更能吸引观众,像《湄公河行动》、《战狼2》这类电影,就不会有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