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原子模型_大魔法师旅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这个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内的大部分质量。”

  “原子核?”一个法师站起来,“如果质量都集中在一起,那么电子是怎么分布的呢?”

  “电子轨道,在我的设想中,应该像是围绕太阳的行星一样,电子在不停的围绕着原子核运转。相互之间的电磁力维系着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转,就像是牵引行星的引力一样。”

  下面的法师还有疑问,但还没等他说出口,嘉一就继续说:“但是单纯的电磁力是无法满足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场力的稳定性要求,所以我认为,电子并不是单纯的围绕着原子核运转,而是分成一个个的能级,有不同的轨道。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当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

  他在对方的质疑还没有提出来之前,就堵上了这一个漏洞,让对方憋得有些难受,说了一句“我暂时没有什么问题了”,便闷闷的坐下。

  他说的其实就是原子的波尔模型,算是给原子结构一步到位了,在中学的时候,课本上交的就是波尔模型,这理论延伸开还有每个轨道上关于电子个数的,最外层电子个数让各种不同的电子体现出不同性质,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的,表现出相近的化学性质,就是同族。

  不过这次嘉一没有将这个给抛出来,要一点一点的来,让大家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或许有其他人也能发现这一点。

  其实以量子理论来说,波尔模型当然不是完善的,因为电子也有波粒二象性,在原子内部并不一定以粒子形态存在,也就没有什么轨道的说法。有一种说法就认为电子在原子内部就是一团概率云,只是坍缩的时候会出现在轨道上,表现出来就是电子有了轨道。

  但这种说法太超前了,现在就连普朗克常量都没出来,黑体辐射的问也没有完全解决,提出这种概念还太早,而且也太难以让人接受。

  中学的课程上之所以使用波尔模型,就是这种模型更容易理解,虽然这是一个经典模型,流传到时间很广,但是在科学界存在的时间却并不长,就被后续的电子云模型取代。但这个模型承前启后,一直到嘉一穿越之前,都是一个很好的近似。他描绘的原子结构图虽然过时,却是如此的形象生动,一直是大众心目中的标准样式,甚至代表了科学的形象。

  一直到80年代末,在中国的大街上到处可见那个几个电子围绕一个原子和运转的椭圆轨道的模型,甚至有些教科书的封面上都有这种图案,直到90年代末才终于开始消失,或许是有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无论他的模型有什么缺陷,比较起其他的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