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五八章 北辽皇帝早逃了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吗?

  萧垯不也也想通了。

  陛下这样做,是让他们这些人,这将近还有二十万的大军,抵挡着宋国的进攻,从而延缓宋军北上的进度,可以让陛下可以从容的从南京析津府撤离······

  而他们,包括彻底被陛下丢弃了。

  陛下带走的,是大辽至今仅剩的精锐宫卫。而留在南京道的这些人,都是所谓的控弦之士······

  也就是说,陛下已经彻底放弃燕云了。

  大难临头各自飞。

  萧垯不也在军中也是有亲疏的。

  “北部危机,近二十万大军南下,恐怕抗不到陛下从背后发起攻击。尔等再建立三条防线,本帅亲自向北,与陛下汇合······”

  萧垯不也也走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现在的战场,结局似乎已经注定了。

  宋国不仅仅是装备上的优势,连兵力都有了优势数量。

  本来河北道的二十万大军,河东道、西北道,全军几乎五六十万了。

  大辽五十万,或许可以与宋国的二十万对峙,但是,相同的兵力,现在的大辽在宋国面前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北辽的君王旗倒了?

  处于战斗状态的将士们或许看不到,但是站在战车上,跟随着大军前进,用千里眼瞭望,观看战况的中军臣工,却是看到了。

  “官家,北辽的君王旗没了!”

  赵曦没有看战斗的场面······冷兵器面对热兵器的场面,他在后世不能说见识过,但是看到过很多的描述。

  再说了,即便是大宋面对北辽可以碾压,毕竟还是要死人的,还是成批量的死人。那种感觉不好······

  战场上的喊杀声很大,还有火药弹接连重叠的爆炸声。但章惇嚎叫着喊出“北辽君王旗没了”,赵曦还是听到了。

  北辽皇帝逃了?也只有这个可能。

  “传讯北路军,遣五万骑兵向东,尽可能的在析津府设置战场,争取完成对北辽皇帝的堵截!”

  “另外,让全军向北辽喊话,就喊北辽皇帝逃跑了!”

  不能说赵曦的安排不对,他也知道,在河北道偌大的平原地上,想形成密不透风的包围圈是不可能的。

  西北、云州军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万,还不能跟河北道这边的南路大军相比。

  南路,这是近两年不停的增兵谋划的结果,战车和骑兵的数量,几乎做到了衔接。但是,北路不行。二十万大军,还是长途奔袭,以骑兵为主,很难形成无缝包围的。

  这样做,算是有备无患吧,或许存在截获北辽皇帝的可能······

  君王旗确实没了,宋军的喊话让北辽的将士们都关注着中军,结果是:君王旗确实没了。也就是说,陛下已经撤离战场了。

  本来战场就呈现着一边倒的迹象,君王旗的消失,彻底让北辽将士们没有了继续作战的士气。

  在这一刻,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