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三章 势不可挡_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徽宗的全力支持,赵构也全力以赴,绝不含糊。在赵构上任短短数日内,便已经缉拿朝中大臣十余人。基本上都是裙带出来,抓住一个人,便牵连出数人的案件。

  赵构掌管枢密院,又有暗中势力,还有监察院,几种势力齐齐出力,任你是何人都得束手就擒,绝无逃脱的机会。即便是偷偷转移财物,都被赵构派人拦了回来。

  此次赵构没有任何顾忌,也不需要留手。经过数日的整顿,朝中分为两派,一是支持,另外一种是中立。至于反对的,那便是手脚不干净,心虚之人才会去反对,不过有些是因为担心这样动摇大宋根基。

  于是,赵构为了安抚众人情绪,又再次请求圣旨,只要你贪污如实缴纳出来,将所贪污之银两悉数上缴国库,那便既往不咎,重则罚俸禄、降三级处理,不至于丢掉性命。

  宋徽宗颁布旨意后,群臣纷纷猜测,心中迟疑,犹豫不决,他们不敢如实供出。但是有了开头,便一切好办。果不其然,在赵构雷霆手段之下,终于有人受不了,畏惧死亡让他说出实情,将所贪污的银两全部上缴国库,赵构也根据圣旨依法处置,并未判其死罪。

  与此同时,京城上下百姓一阵骚动,他们不知道朝堂之事。只是看见时不时的瞧见禁军抓人,一个接着一个的官员落网,又一个接着一个的官员在京城菜市口被处斩。

  短短数日,被斩杀的官吏有数人,全部都是贪污达到千万之巨,实在是难以恕罪,就被赵构斩杀。宋徽宗给予赵构先斩后奏的权力,而他也接到众多大臣反对的奏章。

  每日上朝都是议论赵构过于杀伐,此乃断绝大宋后路之举动。但是赵构当仁不让的给予反驳,咄咄逼人,让人退无可退,哑口无言。

  “身为朝中二品大员,不思进取,不为国为民,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如此险恶之人,留之何用?自古以来,朝中有官吏贪污,屡禁不绝。既然如此,那便给予一次清剿,还大宋一个朗朗乾坤。”

  …………

  “如今大宋身处于多事之秋,这些官员不思国家安危,还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则他们却是丰衣足食,夜夜笙箫;如此之人,亦是该杀!”

  …………

  “辽国、金国两国开战,对于大宋来说乃是千载难逢的时机。身为朝中官员,理应想着大宋未来展,百姓生活,江山社稷,这些都不想,只想着自身的官职高低。”

  “官级越高,贪污越甚,只因他们忘记了做官是为民请命,是为大宋江山社稷,是为皇上分担忧愁。然则,这些都不曾做到,不仅没有想,反而让百姓对皇上怨声载道,这些人该杀!”

  …………

  无论朝中大臣以什么理由弹劾赵构,他都不会留情面的予以辩驳,这让众人见识到了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