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3章 大秦帝国的五大干道_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琬微微一笑,道:“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沟通大秦帝国东西南北,与其他道路辐射连接。”

  “西去有陇西北地道,东进有三川东海道,南北有河内广阳道,东南有南阳南郡道,濒临渤海又有辽西会稽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蒋琬手中的木棍,在地图上划过一个一个地名,道:“陇西北地道,由咸阳沿渭河西去,过雍城进入陇西北地。支道可以抵达西垂和犬丘,越过陇山,可至泾水源头鸡头山,再沿泾水河谷回到咸阳。”

  “北地道尽数在秦国故土之内,这一带地区,是秦人先祖养马生聚的祖地,而鸡头山一带,是秦人受周王召唤,定居称秦的发祥地。”

  深深的看了一眼秦公嬴斐,蒋琬手中木棍一转,道:“剩下的四条干道,则是为了巩固六国新土。”

  “其中三川东海道,由咸阳沿着渭河东出函谷关,并黄河南岸行,经过三川郡洛阳,走陈留,过砀郡,经泗水郡彭城,一直抵达东海郡朐县,乃贯通帝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听到丞相蒋琬的侃侃而谈,秦公嬴斐目光一闪,望着蒋琬木棍划过的几个地名,道:“三川东海道上的函谷关是进出关中的门户,而荥阳是控制关东的要塞,至于彭城则是连接魏,楚,齐间的要冲。”

  “君上所言甚是,三川东海道加强了咸阳与中原的联系。”

  丞相蒋琬恭维了嬴斐一句,随之将目光再一次落在地图上,道。

  “南阳南郡道,由咸阳东郊沿着灞河东南行,走蓝田,入商洛,出武关,经南阳郡宛县,南下穿越江汉平原,抵达南郡江陵一带,大道至此,再沿着大江东下,水陆交错,过衡山郡与九江郡,一直抵达下游会稽,将帝国东南连接成一片。”

  “河内广阳道,由河内北上,走安阳,到邯郸,过恒山郡东垣,至广阳郡蓟县,大道南北纵横华北平原,东西与太行山平行,延伸东去右北平郡无终,进而抵达碣石一带。”

  讲解的有些口干舌燥的蒋琬,抬起头杯子抿了一口,滋润了一下快要冒烟儿的咽喉,继续,道。

  “河内广阳道是帝国南北交通的主干道,这条道上的蓟县是燕国故都,邯郸是赵国故都,安阳是魏国要地,沿着河内广阳道度过黄河进入三川郡,直接连接三川东海道。”

  “至于辽西会稽道,北起辽西郡南部,南下经过右北平,渔阳,广阳,矩鹿,济北,临淄,琅琊,东海诸郡,一直到达会稽郡。”

  “这条干道由辽西往东可以连通辽东,由会稽南去,可以进入闽中越境。”

  ……

  “丞相博闻强记,果然名不虚传。”

  ……

  听到丞相蒋琬这一番关于大秦五大干道的阐述,秦公嬴斐等人心里感觉到了惊艳,他们不得不承认蒋琬的博闻强记。

  就连这种在卷宗上记载的东西都一清二楚,这让秦公嬴斐为之动容。

  ……

  心中念头闪烁了一会儿,秦公嬴斐望着蒋琬,道:“丞相,这五大干道中除了陇西北地道之外,我秦国境内的就只有子午道了?”

  这一章,从早上上班开始偷空查资料,前前后后持续了一天,说真的,好累,不紧要变换古今地名,还要总结。

  而且这一章很枯燥,可能有些人不爱看,觉得红塔山水,说真的写这一章的时间,我可以写平常两三章,这些东西,其实我也不爱写,因为写不出新意,还累人。只不过接下来要用,就一次**代清楚。在隋以前,水路根本不能用,南北不通,只能靠秦驰道。

  请收藏:https://m.bi6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